• <address id="jozs4"></address>

    <menuitem id="jozs4"><sub id="jozs4"></sub></menuitem>
    • 聯系我們
    • 地址:湖北武漢三環科技園
    • 電話:159116031100
    • 傳真:027-68834628
    • 郵箱:
    • 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中醫疾病
    • 匯聚引領與創新承載交叉與融合——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2021年學術年會在南
    •   10月16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2021年學術年會暨全國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在廣西南寧開幕。同期召開廣西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2021年學術年會、廣西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2021年學術年會。本次會議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有明,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國辰,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龐宇舟,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毛靜遠教授,廣西中醫藥管理局醫政處處長潘霜,廣西中醫藥學會秘書長黃波夫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謝勝教授等領導和專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出席開幕式的專家還有國醫大師廣西中醫藥大學韋貴康教授,全國名中醫山東中醫藥大學丁書文教授(線上),中國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委會主任委員、海軍醫科大學長征醫院吳貴教授(線上),中醫社劉國正社長,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李應東教授,新疆醫科大學副校長安冬青教授,國醫書院公益基金會崔詠梅理事長,中醫藥大學廣安門醫院院長胡元會教授,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顯教授(線上),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劉中勇教授,甘肅中醫藥大學醫結合學院院長劉凱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黨委李成林教授,浙江省中醫院院長毛威教授,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院長岳桂華教授,《醫結合心腦血管病》編輯部主任賈林山,廣西中醫藥大學博物館館長朱智德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史大卓教授(線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黨委副姚魁武教授,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林謙教授,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陳曉虎教授,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黃抒偉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薛一濤教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陳永斌教授,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科學實驗中心副主任唐耀平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學科辦副主任鄭景輝教授,廣西玉林市中醫院副院長黎裕朝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袁天慧院長助理,廣西防城市中醫醫院副院長趙權教授,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錫光教授,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等來自國內知名中醫、西醫及醫結合心血管領域專家共106人。會議開幕式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盧健棋教授主持。

        張伯禮闡述并肯定了中醫藥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可及性以及在人民健康和救死扶傷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表明,要促進后疫情時代中醫藥發展,就要根據循證醫學的,創造符合中醫特點的循證評價新方法,加強結合人才培養,通過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促進中藥規范化種植,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劉有明指出,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采用醫結合方法防治心血管病為我國醫學發展開創新的途徑,也是遏制心血管疾病泛濫的有效方式。會議將成為讓西醫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先進方法與我國傳統醫學相結合的學術。希望在廣大醫師共同努力下,我國醫療衛生健康事業更創輝煌!

        王國辰對分會全體同仁提出希望:一是要加強分支機構黨建工作,擴大分支機構的學術影響力,實現黨建引領促進學術引領;二是要傳承與發展并重,在傳承的基礎上,推動學科不斷創新發展;三是要加強青年人才的培養,為促進學科發展和學術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龐宇舟表示,中、西醫作為兩種不同醫學體系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充分發揮兩者優勢,采用醫結合方法防治心血管疾病是應有之義,也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前景。希望大會能進一步促進醫協作結合,提高我國心血管疾病的醫結合防治研究整體水平。

        毛靜遠表示,要提高我國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和治愈率,需要廣大醫學者同仁團結起來,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和醫結合的特色與優勢,走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醫結合創新與發展的道,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積極力量。

        潘霜希望廣西參會代表們認真學習,主動交流,多邀請區外專家到廣西送寶,推動廣西心血管病防治邁上新臺階,為健康中國、健康廣西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他表明,廣西中醫藥管理局將一如既往為大家提周公解夢和死人說話供支持、做好服務。

        黃波夫期待專家學者們通過學術會分享、交流思想、傳授經驗、展望未來,促進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最新學術理論的交流,加強合作,形成長期有效的協作機制,讓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發揮最大化作用。

        謝勝提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作用,提供高質量疾病預防、治療及康復提供服務;要充分利用好國家級平臺優勢,提升疑難危急重癥診療能力;要充分發揮自治區中醫院學科團隊優勢,培養一批具有醫融合思維的人才隊伍。

        開幕式后毛靜遠、盧健棋接受采訪。毛靜遠指出,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后期的康復等各個環節,中醫藥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預防方面,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有明顯優勢;盧健棋表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只心臟有問題,心理也有問題,中醫藥在治療“雙心疾病”方面有著明顯的特色優勢。

        大會以“傳承 創新 協作 發展”為主題,會議除主題論壇外,還開設多個分會場,包括冠心病及介入論壇、動脈粥樣硬化與血脂異常論壇、心力衰竭論壇、心律失常與心臟康復論壇、高血壓論壇、青年論壇、盧健棋廣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廣西中醫心血管病質量控制管理培訓班、廣西中醫心血管病診療方案推廣培訓班、廣西基層醫師急危重癥醫診療、廣西中醫急診質量控制新進展等。

        廣西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2021年學術年會暨廣西基層醫師急危重癥醫診療暨廣西中醫急診質量控制新進展

        會議共邀請到106位國內知名中醫、西醫及醫結合心血管領域專家進行線上及線下授課、交流討論、分享。

        國醫大師韋貴康教授在會上傳授了他診治頸性高血壓的經驗體會,全國名老中醫丁書文教授講述了他與房顫10年的心歷程,另有100余位國內外知名心血管專家也進行了精彩的專業授課,交流內容包括心血管疾病的醫診斷與治療進展、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傳承、心血管疾病的中醫藥循證研究、心血管系統疑難重癥的診斷與治療等多個方面,涵蓋了學科發展、診療進展、理論探討、經驗傳承、臨床研究、基礎實驗等多方面的熱點內容。

        本次學術年會醫各名家齊聚一堂、融匯,匯聚引領與創新,承載交叉與融合,詮釋科學與經驗,新思想新持續碰撞,線余人,線萬余人次。會議聚焦最前沿的中醫、醫心血管學術和相關領域的最新動態,圍繞心血管疾病醫防治的新研究、新、新突破和新動向,共同研討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論、技術、方法和策略,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事業的璀璨未來,得到參會的一致贊賞與好評。

        會議的召開為醫學同道提供了一個凝聚共識、交流經驗、促進協作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學術交流與科研創新,促進心血管領域醫結合,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促使更好、更有效地發揮醫協調1+12的效應,推動中醫及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事業的發展與心血管疾病的學術繁榮,也為心血管病學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