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jozs4"></address>

    <menuitem id="jozs4"><sub id="jozs4"></sub></menuitem>
    • 聯系我們
    • 地址:湖北武漢三環科技園
    • 電話:159116031100
    • 傳真:027-68834628
    • 郵箱:
    • 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中醫疾病
    • 民間中醫:從政策中明白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
    •   2016年12月25日,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國中醫藥法》(簡稱《中醫藥法》)出臺,將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爸嗅t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文化資源和重要生態資源!眹倚l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指出,中醫藥法作為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內容全面豐富,在具體制度設計中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體現了中醫藥自身特點,符合行業和。

        中醫藥法提出:“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的內容應當體現中醫藥特點”、“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民間祖傳、師承的中醫從業人員絕大多數具備一定的臨床技能和經驗,為基層百姓提供了必要的中醫藥服務,但由于學歷、專業等問題,難以取得中醫醫師執業資格。

        《中醫藥法》根據民間中醫從業人員主要是師承、家傳等培養方式的實際,在充分考慮醫療安全風險的基礎上,對師承方式學習中醫和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開辟了通過實踐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獲得中醫醫師資格的新途徑,“有技無照”有望行醫。同時考慮到獲得執業資格的民間中醫主要在診所執業,而且中醫診所主要是醫師坐堂望聞問切、服務簡便,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的,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將中醫診所由現行的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改變了一直以來以行政審批方式管理中醫診所的模式。

        “根據中醫藥法,今后成為中醫醫師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醫藥院校培養的學生,二是規范師帶徒的人員和確有醫術專長的人員!蓖┽t院院長、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陳珞珈說,中醫藥法根據歷史和現實實際,從法律層面肯定中醫師帶徒的人才培養模式,確定其性,為保存民族醫藥國粹、解決我國衛生資源不足和基層中醫缺乏的開辟可行途徑。這對進一步促進中醫百里挑一關昕和劉碩藥服務的可及性,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壯大基層中醫藥服務隊伍,方便人民群眾就醫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關于深化中醫藥師承教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七個方面提出了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的主要舉措。在這一意見下,師承制度作為符合當下時代探索中醫藥人才發展的一條創新之,已然進入歷史舞臺,將中醫人才的成長和師承教育結合起來。在一條條支持中醫行業的政策下,中醫從業者們對于行業重拾熱忱,帶領更多傳承之人踏入中醫領域。

        2021年1月21日,國務院提出的《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政策》)中明確提出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增加多層次的師承教育項目,擴大師帶徒范圍和數量,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長期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傳承工作室建設等項目,充分挖掘民間中醫特色療法及技術。

        民間中醫從未被排擠、輕視,繼《中醫藥法》后,國家推行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立法以推動中醫創新發展,切實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